其實,貓咪的性格在4個月之前就已經確定下來了。
在貓媽媽身邊時間越久的貓咪,長大後性格越粘人且會變得外向;反之,如果一隻貓在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貓媽媽,並且從小的生活飲食都不怎麼好,那麼這只貓的性格就會變得唯唯諾諾,膽小內向。
一些正規的寵物店會要求:貓咪必須在滿2個月之後才進行出售。
而也有一些貓舍,卻在貓咪剛剛1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將貓咪進行出售。
幼貓的生活環境,貓媽媽陪伴時間長短,鏟屎官養貓的方式和陪伴貓咪的時間,這些都影響到貓咪的性格。
而想要判斷貓咪的性格屬于「內向型」還是「外向型」,其實只需要通過幾個方面就能判斷出來。
第一:見到陌生人時,貓咪的狀態
內向型貓咪:
內向的貓咪往往膽小,如果你家裡來了客人,那對于貓咪來說這些客人就是陌生人。
內向的貓咪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找個地方藏起來,最好是犄角旮旯,完全把自己的身影隱藏起來,不會被外界發現。
內向的貓咪心中所想:「這個人我不認識,氣味好陌生,他不會傷害我吧?不行,我得趕緊藏起來,萬一他對我有不好的想法就麻煩了。」
外向型貓咪:
「誒?家裡好久都沒有來陌生人了,不行我要好好表現一番。」
對于一隻外向的貓咪來說,還有什麼能比家裡來了陌生人,更讓它們產生好奇心呢?
如果你家的貓是外向的,那麼它面對客人的表現,比你還要熱情。
你會發現,平日裡貓咪不願意親近你,不願意用身子蹭你,可面對客人的時候,貓咪竟然表現得有些「殷勤」。
這白眼狼,面對陌生人竟然比對鏟屎官表現得還要親密。
第二:外出時,貓咪的反應
內向型貓咪:
如果你家的貓比較內向,別說鏟屎官試圖帶著貓咪出門,就算你打開了家裡的門讓貓咪自己出去,它們也只敢縮在角落裡偷偷地盯著門外。
內向型貓咪最不適合帶出門「遛貓」,因為對于內向的貓咪來說,它們心中的膽怯,缺乏安全感,更容易產生應激反應。
比如:洗澡,遛貓,剪指甲,見到陌生人等等。
這些行為,都容易導致一隻內向的貓咪產生應激反應。
外向型貓咪:
先跟大家講個我家貓的故事。
我家裡3只貓,有一隻英短藍貓。
它最大的樂趣,就是自己打開門,並且挨個嘗試打開家裡的每一道門。
沒錯,它會跳到窗臺上,然後不斷用腳掌抓撓門,有幾次竟然還真被它打開了。
從那之後,每次進家以及出門的時候,我都會將門反鎖住,防止貓咪偷偷地跑出去。
而只要家裡的窗子打開,即便外面有一層金剛網,這只貓也要試試看自己能不能「逃出去」。
對于一隻性格外向的貓,我只想用幾個詞來形容:膽大,心細,臉皮厚。
沒有什麼能阻擋得了外向型貓對于「自由」和「外面的世界」的渴望。
觀察一隻貓咪的性格屬于內向還是外向,最主要也是最簡單的觀察方法,就是這兩點。
一個是看面對陌生人貓咪的態度,一個是看帶著貓咪出門時,貓咪的反應。
貓咪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都沒關係,有好處也有壞處。
但這對鏟屎官來說,卻也是一份壓力;畢竟面對性格不同的貓咪,鏟屎官也得選擇不同的養貓方法。
你家的貓咪性格內向還是外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