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養貓的過程中,相信不少鏟屎官都會遇到這樣的一個情況:自家貓咪突然抱住自己的手腳一頓亂咬,讓主人猝不及防,甚至還會因此破皮受傷。事後看著貓主子無辜可憐的眼神,又不忍心責備它,只好安慰自己可能是貓咪不懂事。
如果能把貓咪「咬人手」的這個習慣改了的話,那麼咱們也就能跟它們相處得更融洽了。
不過在給貓咪改掉這個習慣前,咱們還得瞭解它們為什麼會這樣做,其中是不是還隱含一些意思呢?
1.不想被觸碰
當一隻貓咪的尾巴開始猛烈搖擺,且兩隻耳朵也做出飛機耳的姿勢時,說明它的心情很不好,一點也不想讓別人觸碰它。
貓咪固然高冷,可這不代表它們的脾氣很穩定,相反,「喜怒無常」才是它們的特點。
因此當貓咪很明顯地表達出自己不想被觸碰後,鏟屎官最好還是別去觸霉頭了,小心手被咬。
至於貓咪不想觸碰的原因,可能是心情不好,也可能是鏟屎官觸碰到敏感部位,更可能是它們生病了。
2.狩獵本能
有時候,貓咪咬人手並不是有什麼隱含意思在裡面,只是因為它們的「狩獵本能」被激發了,才無意中傷害到了鏟屎官。
由於家貓失去了在外狩獵的機會,它們通常會在玩耍中學會一些本領。
因此與貓咪一起玩耍的鏟屎官就成為了貓咪的目標,只要它們玩得興奮了,自然會將鏟屎官當成獵物來撕咬了。
這時候鏟屎官就得多加注意,每當愛貓玩得特別起勁後,就不要再去刺激它們,特別是不要再用手去刺激,待它們自行冷靜下來後再玩。
3.喜歡鏟屎官
首先咱們要知道的一點是,貓咪咬人手是它們情感表達的方式之一,這是從它們媽媽那兒學來的(貓媽媽咬小貓是在表達母愛)。
但是有些貓咪在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母貓,加之在沒有兄弟姐妹的環境中長大,自然也就沒有機會去學習如何用適當的力道咬人。
而且手被貓咪咬疼後的痛感會令鏟屎官下意識地收回手,這樣一來,就可能造成傷口被拉大,疼得更厲害了。
其實在貓咪看來,它們之所以會咬鏟屎官的手,是因為對鏟屎官足夠信任,想讓鏟屎官多陪它們玩玩。
4.牙齒癢了
這主要是針對那些3~6個月的小貓,這時期的小貓正處於牙齒更換期間,因此它們總是感覺嘴巴很癢,不得不去咬一些東西來擺脫那種瘙癢難受的感覺。
不只是鏟屎官的手,只要能讓小貓好受一點的東西,它們都會去咬。
因此鏟屎官最好給這時期的小貓準備一些耐咬的玩具,否則您的手還會繼續被咬哦。
附:如何改掉貓咪咬人手的習慣?
喜歡咬主人的手和腳,其實就是一種 狩獵行為的學習過程,屬於正常現象。
因為腳對於貓咪來說,是在他的狩獵視野范圍內,當我們的腳步移動時,在貓咪看來像是獵物在移動,會引起他們高度的狩獵興趣。
在幼貓時期,就應該要預防小貓習慣性咬人。
如果常用手跟貓咪玩,會讓他們記得 「手是可以咬的東西」,即便是成長中的幼貓,認真咬也會使人受傷。
因此,在和他們遊戲時,可將苦味劑塗抹在手上,貓咪吃到苦味,自然會討厭咬手;或者也可以用玩具代替手,用玩具(如逗貓棒)陪貓玩,轉移他的注意力,讓貓咪直到逗貓棒才是他的獵物,而不是主人的手和腳。
這樣不僅可以滿足貓咪運動和玩耍的需求,減少咬傷人的機會,也可以建立人與貓咪之間良好的關係。
當然, 水槍也是一個可以教導小貓的道具,當貓咪要咬你的手腳時,可以從他的背後用水槍射,貓咪被嚇到後,就會停止咬的動作,幾次下來,便會把咬手腳和被水槍噴的不好印象聯繫在一起,就不會再有這樣的動作了。
此外,當貓咪咬著你的手腳時,如果大聲叫駡或是有過大的肢體反應, 只會讓貓誤會以為你要陪他玩,而且他也無法瞭解你的疼痛,反而會讓他像繼續咬下去。
因此, 建議儘量不要有太大的叫聲,應該發出警告聲,讓貓咪張嘴放開,然後走出房間,暫時不和貓咪互動,讓貓咪知道即使咬住了,也不會有玩耍的動作,久了便會失去興趣。
事後也絕對不要體罰貓咪,這樣不僅會破壞你跟貓咪之間的互信關係,有些貓咪甚至會因此更容易出現攻擊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