究竟寵物對于主人來說,是一隻動物?還是家人?也許很多的萌寵主都會說是後者,然而卻總有那麼一部分人,是選擇了前者。又或者寵物對于那部分人來說,更多只是一件隨手可棄的物件。就像今天這位主人,自己搬走了,卻將貓留在了原地,不帶走。
前兩天在某短視訊平臺,看到有位鏟屎官在投喂一隻流浪貓,據鏟屎官說,這只流浪貓已經20歲了,並且這只流浪貓背後的故事,讓我沉思良久。
主人搬家,20歲老貓被遺忘
9月中旬,我在翻看一位鏟屎官投喂流浪貓的記錄時,發現了一則很有趣的視訊,視訊背景是北方一處農村地區的平房大院,這位鏟屎官走到平房大門口的矮牆處後,高聲呼喊:「大白,出來吃飯了」。
隨著鏟屎官的呼喊,只見矮牆上忽然跳上來一隻白貓,長毛,看起來很胖,貓咪見到鏟屎官後,接著就是一聲嚎叫,那嚎叫悠長中帶著一絲怨氣,似乎在責怪鏟屎官來晚了一樣。
鏟屎官見貓咪生氣,趕緊將準備好的食物舉起,踮著腳放在了牆頭,貓咪這才停止了嚎叫,低頭吃了起來。
本來投喂流浪貓沒什麼好看的,可隨後這位鏟屎官的話語讓我有些震驚,因為鏟屎官說,這只在牆頭吃飯的白貓叫大白,今年已經20歲了,是一隻流浪貓。
要知道,貓咪20歲相當于人類的140歲,這已經不能用罕見形容了,得用奇跡,所以起初我是不信的,因為20歲的貓咪實在太少了。
但當我看到這只貓咪的牙齒時,我信了,因為貓咪嘴裡的牙齒已經全部脫落,只有年長的老貓才會這樣。
據鏟屎官說,她和大白結識于3年前,那時大白所在的村莊整體搬遷,村子裡有很多流浪貓,所以她沒事的時候會來這裡喂貓,起初認識大白是因為每次她來喂貓時,大白總會蹲在牆頭看她。
那時候大白有主人,主人是一對年近80歲的老夫妻,在某次交談時,大白的主人告知鏟屎官,大白生于2000年。
後續村莊裡的人都搬走了,這對老夫妻也搬進了城裡,但沒有帶走大白,老夫妻搬走的前兩年,還會偶爾回來喂大白,但從去年開始,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了。
從3年前開始,鏟屎官只要來喂貓,每次都會給大白帶一些食物,大白沒有牙,只能吃煮爛的雞胸肉,從一年前大白的主人再也沒回來過開始,鏟屎官天天都會來給大白送飯,不論颳風下雨。
時至今日,大白已經20歲了,雖然大白嘴裡的牙齒都掉光了,但是大白依然每天都能跳上牆頭,沖鏟屎官嚎叫,並且鏟屎官來晚了以後,大白還會罵罵咧咧。
原主人不帶走大白,是對是錯?
大白的故事讓我沉思良久,可能大家會覺得,原主人沒帶走大白,將大白遺忘是錯的。
但從更深層次上來說,帶不帶走大白,是「新「與」舊「的碰撞,大白的主人是一對年近80歲的老夫妻,他們飼養大白的方式是舊的飼養方式,是」散養「,並且過去17年裡,大白一直是散養狀態。
如果這對老夫妻搬進城裡後,將大白也帶到了城市的樓房裡,那麼大白的飼養方式會瞬間從」散養「,變成樓房」圈養「,新舊飼養方式的碰撞,對于當時已經17歲的大白可能意味著考驗。
因此不帶走大白,不一定是錯的,因為這對老夫妻剛搬走時,還會偶爾回來喂大白,但後來為什麼一直沒有回來,我不得而知。(可能無力回來,因為年紀太大了)
所以這件事的對錯說不清楚,但唯一值得慶倖的是,大白成功的活到了20歲,並且20歲的牠依然神采奕奕。也辛苦了這位鏟屎官,3年來隔牆投喂,讓大白有了依靠。
每一隻流浪貓背後都有一段讓人感歎的故事,感恩每一個善良的好心人。
小九有話說:
雖然說貓咪的壽命要比我們短,但是也有十幾年的時間,而這一期間都需要我們的悉心照顧。所以說,養貓並不是玩玩而已,這也需要你付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。
總之,如果我們養了貓,在喜歡貓咪萌萌之餘,也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。這個責任,會隨著時間而增長。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喜歡承擔責任,或者養不了10年的人,就儘量不要去撫養。因為如果我們在貓咪們年老時丟下牠們…
人呢,年輕時吃些苦沒關係,老了總要安穩為好。其實小動物也一樣,就儘量給牠們一個安穩的晚年吧。